世界今日报丨别再随意亲孩子了,有可能会患“亲吻病”

作者: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 林芬

近日,河南郑州7岁女孩欣欣发烧,家人以为是普通感冒,但吃了一个星期的药,高烧一直反反复复不见好转。到医院一检查发现,口腔内扁桃体有脓点,颈部淋巴结肿成鸡蛋黄那么大,抽血化验后发现孩子体内的EB病毒抗体抗原较高,原来孩子得了俗称的“亲吻病”!无独有偶,广东深圳18岁男生高烧3天不退被确诊为“亲吻病”也登上了热搜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亲吻,是生活中大家表达“爱”的一种常用方式。看到可可爱爱的宝宝,许多大人就会忍不住想亲几口,结果就出现了这种“亲”出来的病。

什么是亲吻病?

医学上,“亲吻病”是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,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(IM),EB病毒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,其在口咽部上皮细胞内增殖,然后感染B淋巴细胞,进入血液循环造成全身感染,并可长期潜伏在人体淋巴组织中。数据显示,90%以上的成年人体内都携带有EB病毒,但由于成年人完备的免疫反应机制,一般感染后可能并没有任何异常,但是爱潜伏的EB病毒一旦遇到免疫力低下的人群,如小孩,就会出来兴风作浪,导致“亲吻病”。

IM有哪些症状呢?

IM多见于青春期初次感染EB病毒后发病,其临床主要表现为:

发热:90%-100%的患儿有发热,约1周,重者2周或更久,幼儿可不明显。

淋巴结肿大:任何淋巴结均可受累,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最常见。

咽炎:约50%的患儿扁桃体有灰白色渗出物,25%的患儿上颚有瘀点。

脾脏肿大:35%-50%的患儿可伴脾肿大。

肝脏肿大:发生率约45%-70%。

皮疹:发生率为15%-20%,表现多样,如红斑、斑丘疹或麻疹。

眼睑水肿:15%-25%的患儿可存在眼睑水肿。

诊断IM的标准

同时满足以下两者则可诊断为IM:

症状中的任3项:

发热、咽峡炎、颈淋巴结肿大、肝脏肿大、脾脏肿大或眼睑水肿

原发性EB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证据,4项中任1项:

1.抗EBV-CA-IgM和抗EBV-CA-IgG抗体阳性,且抗EBV-NA-IgG阴性

2.抗EBV-CA-IgM阴性,但抗EBV- CA-IgG抗体阳性,且为低亲和力抗体

3.双份血清抗EBV-VGA-IgG抗体滴度4倍以上升高

4.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≥0.10和(或)淋巴细胞增多≥5.0×109/L

IM的传播途径

作为一种传染病,IM的传播途径包括唾液传播及输血传播

IM的治疗原则

IM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,多数预后良好,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,以对症治疗为主。急性期应注意休息,如肝功能损害明显,应卧床休息,并按病毒性肝炎给予护肝降酶等治疗。如果高热持续7天以上或同时合并肝功能异常,则需要使用抗病毒治疗,一般采用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。但抗病毒治疗并不能减轻病情严重程度、缩短病程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。

我们如何在生活中预防IM的发生呢?

♥ 尽量不要亲吻孩子的嘴巴和小手,在照顾孩子前,要注意洗手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;

♥ 给孩子喂食时注意卫生,避免给宝宝喂奶或在喂饭前试凉热;

♥ 要给孩子准备专门的餐具。

爱孩子,也要“口下留情”!

审稿专家: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 主管药师 石琪

以上为“药品安全合作联盟”志愿者的原创作品,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!

【药盾公益】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、中国药学会,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——PSM药盾公益(公众号:PSMChina),广汇资源,凝聚力量,促进公众用药安全。

标签: 别再随意亲孩子了 有可能会患亲吻病

Python人脸识别:从入门到工程实践
<< 上一篇
最后一页
下一篇 >>
  • 精心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