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02-14
天天时讯:宝安委员说|张国平:奠定半导体产业领先地位,宝安有潜质
“宝安如能突围关键环节,率先建设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集群,必将奠定产业的领先地位。”在2月20日召开的宝安区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,宝安区政协委员、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国平说道。
张国平表示,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作为全球信息产业的基础,已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。这从深圳的态度可见一斑,去年就将其纳入“20+8”战略性新兴产业。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首次突破万亿元,而深圳相关产业规模为1480亿元,业内地位举足轻重。
面对如此重要的产业,宝安有何发展优势?“宝安已具备建设泛半导体产业集群的基本生态条件。”张国平分析道,“从材料、装备、软件到终端应用,宝安的产业关键要素齐全。”
(资料图)
目前,宝安有19家电子元器件上市企业,其中不乏深科达、瑞华泰、新益昌等细分赛道的“隐形冠军”。“这些企业成长性高,可由点带面赋能相关产业健康发展。”他表示,宝安紧锣密鼓推进的燕罗“湾区芯城”、石岩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园等龙头项目,也提供优质的空间保障。
不过,张国平指出,宝安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有三个主要短板。其一,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有待强化,相关企业的部分生产需求难以就地消化,在封装材料的工艺验证等环节,区内产业链的服务能力不足。其二,产业协同性有待提升,在部分细分领域,尚未形成围绕优势企业的产业集群,深度分工协作的态势不明显。其三,产业发展布局有待优化,区内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终端应用生产非常活跃,但关键原材料等上游产业仍是短板。
针对上述问题,张国平提出四项建议。
一是大力支持创新载体平台与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,联合龙头骨干、高校院所等组建创新联合体,打造一支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“预备军”,强化产业链核心环节本土化,为宝安制造注入持续的创新活力。
二是大力培育“头部企业”,打造“企业头部” 。一方面,推动宝安本地的“头部企业”快速做大做强,对位居“全国头部”的本地企业,加快构建围绕其运转的产业生态。另一方面,吸引更多业内龙头企业落户宝安,支持其在宝安设立南方研发中心。
三是积极争取产业集群基金落户宝安 。按照“20+8”产业集群政策,深圳将按照“一集群一基金”的理念组建产业基金群,总规模将达千亿级。宝安争取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专项子基金落户,可进一步吸收优秀企业,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,“强链补链”,带动产业变革和产业重塑。
四是推动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。 以科研院所、龙头企业为核心,培育一批优势突出、特色明显、配套完善、品牌响亮的产业聚集区,快速形成产业和人才“西引力”,比如以华润微电子为核心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等。
【统筹】苏国锐
【撰文】李嘉耀
【摄影】何俊
【作者】
【来源】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+客户端
- 精心推荐
X 关闭
X 关闭